那些受邀到北戴河休假的优秀专家
代表着什么样的爱国奋斗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凝聚起万众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全体人民齐心奋斗,更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奉献。8月3日至8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2名来自全国各地科研生产一线的优秀专家人才代表来到北戴河休假。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给他们发出这份特殊的“请柬”和特别的尊重?
这些专家中,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有航天英雄,也有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有长期扎根艰苦边远地区的优秀教师,也有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还有留学回国创新创业人才。研究领域虽不同,但这些专家有一个共同点:用自己的工作,推动着科技进步、国家富强,也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下面介绍的虽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科研生产一线专家人才的爱国奋斗精神。
瞿金平:我不喜欢走前人走过的路
“在科学上我不喜欢走前人走过的路,乐于独辟蹊径。”受邀专家、今年6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跟塑料机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但他表示,“我这一辈子做了三件事。”
率先提出将机械振动力场引入塑料加工成型的全过程,实现振动剪切形变支配的塑化加工成型机理;突破高分子材料加工百年来以螺杆为核心元件的发展模式,将原本螺杆剪切流变加工的原理就变成了偏心转子拉伸流变加工原理……正是这“三件事”,取得了多项世界首创的科技成果,打破了我国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技术来源长期依靠模仿和引进的局面。
“例如,我们结合拉伸流变技术开发了高性能薄膜系列产品,我国新疆等地的种植业大面积使用农用地膜,目前已运用了该技术,实现地膜不易破、可全回收,对防止土地污染和塑料回收利用有重要作用。”瞿金平举例,新技术将促进一大批具有超强性能的高分子产品的诞生,为撬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做出重要的贡献。
李金城:“高原天路”穿行世界屋脊
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迎来开通运营12周年。12年间,青藏铁路累计运送旅客超过1.2亿人次。这条穿行在世界屋脊上的“天路”打破了制约青藏高原发展的“瓶颈”,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来自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金城,参与了20余条国家重点铁路项目勘测设计,也是这条“高原天路”的总设计师。
李金城当年担任青藏铁路总设计师时,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就是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工程施工的冻土问题。他说,此前解决冻土的措施是被动措施,通过隔热让地面上人类活动产生的热量不要传到地下,这样对冻土的扰动就少了,它就不会融化。但这样难度非常大,成本也非常高。李金城实验了好多次,觉得行不通,只能想办法采取主动措施。“我就想,能不能主动降温。”他通过多种办法,首先是通过片石路基结构来降温,其次是使用热棒结构让路基主动降温。再次,建通风管路基。路基里面埋通风管,让冷空气能通过,把冷量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地下。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青藏铁路解决冻土问题主要措施。
青藏铁路冻土区铁路开通运营时速达100公里,创造了世界冻土铁路速度的新纪录,确立了我国在高原冻土工程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这项技术成果后来在国内很多客运专线建设中都得到应用。
“直到今天,中国在高原冻土工程领域的技术和工艺仍是世界领先的。”李金城自豪地表示,在世界第二高山上的秘鲁中央铁路上,走完160公里需要耗费10个多小时。“以这样的‘龟速’,从拉萨去格尔木单程就需要近3个昼夜,哪能跟青藏铁路比。”
廖和平:为精准扶贫精准画像
这些各领域受邀专家虽然并不广为人知,但他们的事业却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以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廖和平为例,近年来,廖和平教授团队先后5次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及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任务,先后组织西南大学1000余名师生深入重庆、贵州、四川和云南600余个行政村开展精准扶贫评估调研工作,调研评估成果为相关省市科学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相关国家贫困县退出摘帽提供了重要评价依据,对保证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邓国富、尼玛扎西:在“吃”上下苦功夫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责任事关重大。
虽然杂交水稻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一直以来,华南稻区的杂交水稻普遍存在米质差等突出问题,使得口感较差,生产出的大米主要用作饲料。
广西农科院院长邓国富从事两系杂交水稻研究32年,为解决杂交水稻的口感问题,多年来,他的团队围绕“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不断探索创新,首创的丝苗型优质化育种策略,实现了华南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突破,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样在“吃”上下功夫的还有被称为“青稞博士”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研究员尼玛扎西。作为西藏青稞领域首席科学家,尼玛扎西主导选育的“藏青2000”新品种,亩产已达350公斤,创青稞产量新高。2014年,西藏示范推广该品种43万亩,有效推动了西藏粮食总产量突破98.5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惠及上百万以青稞为主食的家乡百姓。
孔祥清:欧美国家现在用的也是我们的器械
健康卫生领域科技研究任重道远,需要医学界时刻以提高竞争力为己任,以提升疾病诊疗能力为目标,使医疗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服务国家、造福人民。
以往,心脏室间隔缺损需要开胸做手术,风险很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研究发明了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器械,“从大腿血管输送一个数毫米大小的封堵器,到心脏的缺损处进行微创治疗”,这种方法填补了国际技术空白,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欧美国家现在用的也是我们的器械。”他透露,他们团队最近在研究控制高血压的设备,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希望能更好地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
吴剑旗:国家安全是最大的需求
“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技术对科学和生活最大的意义在于什么?”每当有人对雷达专家吴剑旗的研究产生疑惑时,他总会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搞国防,国家安全是最大的需求。没有安全,遑论其他。”
“如果没有能探测到隐身飞机的雷达,敌方的飞机到我国的领空就如入无人之境。”面对这样的威胁,为了保障国防安全,吴剑旗栉风沐雨二十多载,潜心投入到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技术领域的研究之中。期间,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了世界上首个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并开创了一种米波MIMO雷达新体制。
侯晓:突破载人航天逃逸技术“封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究员侯晓长期从事航天科研工作。在他看来,我们必须坚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把创新自主权、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探索外太空是人类一直追求的前沿,运载火箭发射是航天员登上天梯的重要一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一个环节。解决火箭发射故障逃逸救生技术,成为一项受到世界关注的难题。作为重要的关键环节,载人航天逃逸技术更是受到国外的重重封锁。
侯晓在航天四院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带领团队对逃逸固体发动机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工作,特别在对发动机关键部件材料改进中,大胆使用了新材料,经过一系列改进和反复试验验证,性能完全满足要求。
从“神一”到“神十”,载人航天逃逸救生系统已经伴随着长征二号F火箭完成了多次完美飞翔,其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下一步还要做更好的发动机,比肩美、俄等航天强国,侯晓对未来技术发展信心十足。
……
解决我国航天电子器件急需产品的“有无”问题,致力于我国特殊领域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分析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实现不同地域水资源再分配;让油料作物育种先后实现多抗、高油和多产三次跨越……从北戴河归来,专家们并不满足于以往的成就,他们的视线已投向更新、更远的目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梦龙)
中共自贡市沿滩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广场路1号
备案号:蜀ICP备17022961号-1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访问官网
扫一扫 关注微信